“第一次拍缶我就來了,18日我還要來,我們夫妻商量好了,一定要拍一個回去,擺在家里的客廳里,延續奧運精神。”昨天,一心想拍一個奧運缶的鮑女士對記者說。今天上午,北京產權交易所(簡稱北交所)將舉辦最后一批“奧運缶”及“奧運竹簡”的現場拍賣。奧組委有關負責人稱,奧運會物資處理方式除拍賣外,還將有一部分用于公益推廣,此外,體育場館、博物館、檔案館也將留存一部分。
誰拍走了奧運物資?
拍賣是處理奧運物資的重要方式。北交所總裁熊焰告訴記者,自去年首批奧運資產拍賣會開始到現在,北交所已經進行了11場專項拍賣會,包括奧運缶、媒體村[url=http://www.chinamgf.cn/]家具[/url]、家電、空調機組、電腦、公務用車等50萬余件物資紛紛被拍走。
奧運物資花落誰家?據熊焰介紹,參與奧運物資拍賣的買家來自全國各地,還有海外人士。個人與企業的比例基本在半數對半數,不少外地企業或自己或委托人參與競拍,企業中尤以經營賓館者對奧運[url=http://www.chinamgf.cn/]家具[/url]等物資最感興趣。
奧運物資多數進入百姓家
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景觀規劃實施處處長曾輝告訴記者,此次奧運物資的處理方式大致分幾類:一種是包括奧運[url=http://www.chinamgf.cn/]家具[/url]、家電、技術設備、體育器材、奧運缶、奧運汽車等在內的奧運物資,這些物資將通過拍賣的方式進行處理。另外一種是奧運期間懸掛在各街道、場館的景觀旗幟,這些物資將通過“變廢為寶”的方式進行公益推廣,一些百姓可能會獲贈由此改造而成的環保布袋等生活用品。通過這種方式,奧運物資最大可能地進入了平民百姓家。
另外一些具有奧運知識產權形象的物資被收藏在各博物館、檔案館及體育場館。記者分別與國家博物館、首都博物館、中國體育博物館、北京檔案館等單位了解到,入藏北京檔案館的奧運物資數量最多、內容最全,包括開幕式服裝道具、水立方頒獎臺、各國體育界互贈的禮品等。有關負責人表示,北京市檔案館珍藏的奧運物資暫不對市民開放,具體是否開放和開放時間需要等奧運物資全部處理完后,由奧組委決定。三家博物館表示,目前奧運物資還在處理過程中,已收到的物資很有限,只有奧運缶、竹簡等,據了解,北京市文物局正積極推動北京奧運博物館的規劃選址,待奧運博物館落成后,一大部分奧運物資將轉至該處。
收藏價值是首選
奧運物資流入民間,除了實用外,許多人還將其當作有歷史記憶的收藏品。
二手奧運家具市場生意火
奧運家具因為物美價廉而為市民青睞。3月15日中午,在天通苑奧北太平農貿市場精品[url=http://www.chinamgf.cn/]家具[/url]廳內,“二手奧運家具”展銷吸引了大批人流。這張由香港皇朝家私生產的“奧運床”售價590元,來自奧運物資拍賣會。銷售者馬先生說,一家公司將6萬件奧運[url=http://www.chinamgf.cn/]家具[/url]打包拍下,共有13種類型,床、衣柜、沙發、咖啡桌、咖啡椅、寫字臺、椅子、電視柜、冰箱等等,如今咖啡椅已經售罄。這批奧運家具以474萬元的成交價拍得。然后輾轉通州和天通苑,向普通市民銷售,盡管是“二手銷售商”自己定價,但是銷售依舊火爆,據稱如今僅剩余1000多件。記者發現,短短半小時內,天通苑已成交了十多筆單子,“主要看中的是材質環保,又是奧運物資,而且和同牌相比,價格還便宜。”來買衣柜的天通苑居民張先生說。一位女士一連購了8張床,“周圍朋友都說要,我們就一起團購了。
鼓勵奧運物資進入收藏
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景觀規劃實施處處長曾輝表示,奧運物資附上了奧運痕跡,很多人競買考慮的不光是價格,更看中的是它豐富而鮮明的時代特征。“就比如奧運缶,那么多人想要,就是因為它具備唯一性、獨有性,就像珍藏自己小時候的照片一樣,那是你所經歷的一個歷史階段。”據了解,漢城奧運會上的一把塑料火炬紀念品,已經賣到近1萬美元;悉尼奧運會上的火炬胸章已升值了近2000倍。
奧運環保袋成紀念品
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景觀規劃實施處處長曾輝說,在奧運結束后,很多外國運動員拾到一小塊旗幟,都小心地揣到兜里,拿回去做紀念。更有外國領導人申請景觀旗幟,希望做紀念。
順義區2008環境辦公室副主任李光明告訴記者,順義區將6000余面景觀旗制成萬余個環保手提袋,發給了居民。“大家喜歡得不得了,現在順義很多居民出門就拎著這樣的環保袋,還有一些人舍不得用,掛在家里留紀念了